• 刁明政 (2008)。部落格書寫者自我復原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碩士論文。
  • 方怡文(2006)。女性網路參與及增權之質性研究-以台灣婦女網路論壇「人身安全版」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王芬蘭 (2008)。精神分裂症病友家屬參與醫療決策之初探。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上銘(2011)。 意外喪偶婦女復原力展現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王松玲(2014)。運用優勢觀點在社會工作處遇策略之經驗-從服務親密關係暴力被害人社會工作者觀點出發。玄奘大學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王松輝(2014)。中文版Connor-Davidson復原力量表之信效度分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孟愉(2007)。高風險家庭因應壓力之適應歷程-以優勢觀點為取向。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王美書(2007)。民事保護令法庭經驗之研究-以法官與受暴婦女為中心。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珮甄(2011)公部門兒少保護社工留職意願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淑芬(2012)。 老人對於美好生活經驗的詮釋--以居家服務使用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祈允(2011)。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參與福利服務方案充權歷程之研究。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 王昭琪(2005)。生活壓力、憂鬱經驗與青少年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俐雯(2005)。慈濟單親媽媽超越逆境之敘說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淑蓉(2008)。臺北縣市國小教師生活壓力、復原力與身心健康之相關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瑞欣(2006)。把愛傳出去-運用優點個案管理工作模式在就業服務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麗雲(2009)。慢性精神疾病患者優勢模式家庭個案管理之行動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復建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舒慧(2013)精神分裂症者疾病歷程:患者及家屬觀點之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 王淑芬(2012)老人對於美好生活經驗的詮釋--以居家服務使用者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碩士論文。
  • 王櫻芬(2014)。九二一地震後東南亞婚姻移民女性復原力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包康寧(2010)。臺北市國中生依附關係、求助態度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 白倩如(2012)少女從事與離退性交易歷程之研究—巢穴中的愛與生存。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工作與政策學系博士論文。
    • 白倩如、李仰慈、曾華源(2014)。復原力任務中心社會工作 : 理論與技術。洪葉文化。
    • 白般若(2010)。破繭而出-我在育幼院的生命之旅。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 石志偉(2006)。充權觀點在青少年服務中之實踐-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向倩瑢(2008)。實習教師的自我復原力、創造性轉化和實習感受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伊凡‧德‧布奧恩(2013)。人聲,奇蹟的治癒力。台北:橡樹林。
    • 朱玲慧(2010)。大學生自尊、同儕關係對復原力與幸福感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朱嘉凰(2006)。走出風暴─離婚受暴婦女心路歷程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江盈瑤(2005)。增進貧窮兒童復原力輔導活動之建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 呂學榮(2007)。台灣公部門社工知覺之督導風格、充權感受與工作滿足感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何玉娟(2004)。病人還是酒鬼?精神醫療體制下的酒癮患者。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何仲蓉(2002)。焦點解決諮商對個案復原力建構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 何思函 (2008)。新移民草根組織之發展模式與充權策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何敏賢(2014)。發現自己的抗逆力:正向心理學的應用和技巧。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何蘊芳(2010) 。以敍說觀點探究男大學生初戀分手之復原力。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余香靜(2009) 。早期療育社會工作者以優勢觀點為基礎的家庭處遇專業實踐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余瑞宏(2004)。一位國小一年級喪親兒童在遊戲治療中復原力與悲傷調適歷程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碩士論文。
  • 余靜怡(2009) 。不孕婦女復原歷程暨復原力因子之敘說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沙兆清 (2008)。台中地區高中生生活壓力、復原力與憂鬱傾向之關聯性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 沈天勇 (2008)。以優勢觀點探討隔代教養青少年家庭之祖孫互動-以臺北市某國中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 宋麗玉、施教裕(2009)。優勢觀點—社會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洪葉文化。
  • 宋麗玉(主編)(2015)。優勢觀點與精神障礙者之復元:駱駝進帳與螺旋上升。臺北:洪葉文化。
  • 社團法人台灣復元優勢觀點社會工作學會、宋麗玉(主編)(2018)。優勢觀點與社會工作實務-邁向復元之路。臺北:洪葉文化。
  • 吳竹芸 (2009)。以優勢觀點探析新竹縣關西地區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的作為。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吳秀莉 (2002)。復原力對國中單親家庭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 吳佳明(2011)。貧窮少年生活經驗中復原力發展之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幸蓉 (2007) 。女性社區工作者增權展能歷程之研究--以高雄縣婦女館婦女教育方案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沛妤(2008)。家庭暴力經驗、復原力與國中生自我傷害行為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香質(2004)。服務學習對低自我概念學生復原力建構之影響。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吳佩璇(2014)。家扶受扶少年復原力環境保護因子、社會排除與希望感之相關性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吳凌雲(2009)。修復式正義應用於少年安置機構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健瑋 (2010)。山中百合花:原住民生涯復元之敘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吳敏欣(2010)。受暴婦女充權歷程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 吳麗琴(2001)。性侵害受害者個別諮商心理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 呂天福(2010)探索教育活動對國中生挫折復原力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市某國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 呂佩玲(2009)。女性公共衛生人員工作壓力、挫折復原力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奕欣(2005)。應用瀕死經驗於創傷個案諮商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玉玲(2003)。癌症病患復原力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佳容(2002)。個人面對親人死亡事件心裡復原歷程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 李佳羚(2014)。國軍幹部參與救災復原力之探討-以復興航空澎湖空難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班。
  • 李宗義(2014)。災後重建與社會韌性:九二一集集地震與五一二汶川地震的住宅重建。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 李幸燕(2010)。 護理人員的賦權感受與留任意願之相關性研究。長榮大學護理所碩士論文。
    • 李念蒨(2010)手足亂倫倖存者的受創與復原經驗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論文。
  • 李承翰(2000)。網際網路與社會運動團體及個人增權(empowerment)關係之研究。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 李昇家(2011)。個案管理員實踐「以家庭為中心」服務模式之策略運用-以台中地區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個案管理中心為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 李淑媚(2014)。台北市社區型康復之家住民精神復健訓練的結果及其相關因子之探討。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蒂香(2014)。生命的發現--智障兒童父母復原力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 李健輝(2008)。隔代教養家庭祖父母復原力之探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李雅惠(2000)。單親婦女離婚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杜宜蓁(2010)。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之賦權意涵—以花蓮縣原住民族部落社區大學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杜寶鳳(2014)。癌症病人青少年子女的壓力感受、親子溝通 與家庭復原力之研究。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沈王民琪(2002)。犯罪被害人家屬團體成效?成員復原力內涵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周大堯(2006)。脫貧婦女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初探。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周奕伶(2002)。焦點解決短期諮商對低自尊個案復原力之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碩士論文。
    • 周涵君(2011)更生人家庭支持性服務方案之執行效果。國立臺北大學 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周麗芬(2010)。共有體驗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高年級學童挫折復原力之影響。國立台北教育大學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研究所系碩士論文。
  • 季紅瑋(1997)。台北都會區原住民族國中生壓力因應歷程之初探-以優勢觀點。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林亮岑(2001)。國中生保護與危險因子及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文婷(2007)。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之貧窮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 林玉茹(2005)。偏差行為少年之休閒心理特質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玉敏(2011)。發展遲緩兒童主要照顧者充權之初探-以花蓮地區到宅服務家庭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林冠馨(2007)。優勢觀點運用於高風險家庭青少年情緒及行為問題。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俊宏(2012)。生涯韌性的內涵探究:一種在地生命敘說取向之觀點。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 林姿穎(2004)。成人愛情分手復原力模式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秋燕(2004)。失戀歷程及復原力展現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浥雰(2009)。青少年情緒智能、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 林祐誠(2005)。幽谷中的盼望-探尋憂鬱青少年走向復原的生命歷程。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林舫如(2009)。文化保存、社會網絡與社區充權—以佳興部落自主數位典藏為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 林慧婷(2014)。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與復元之相關性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 林鳳麗(2007)。嚴重精神障礙者之照顧及倡導歷程-打開生命之窗,迎向未來的曙光。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亞當斯(2013)。赋权.参与和社会工作。上海市 :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 邱弈絜(2005)。生命的困與破-單親媽媽離婚後復原力之敘說分析。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邱悅貞(2014)。優勢觀點於精神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運用-以高雄市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所碩士論文。
  • 邱惠娟(2010)。國中教師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復原力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以台灣中部地區六縣市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邱智欣(2004)。女性社區工作、社區充權與社區互助產業之發展-以台北市奇岩社區發展協會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侯斐菱(2010)。從保護因子觀點探討家庭韌力、社會支持與人格堅韌性之相關研究-以中區受刑人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編 (2002)。香港青年充權 : 理論與案例彙編。香港。
  • 施束鍾(2003)。擺渡人生-從優勢觀點看都市原住民單親婦女的生活世界(以台北縣市阿美族為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施雅雯(2008)。探討精神社區復健機構慢性精神分裂病患之充權感受及生活品質。臺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施惠琪(2002)。成人超越逆境之分析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洪君睿(2005)。新手上路,暗處發聲:一個研究生的自我探究之旅。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洪晟芝(2011) 。少年社會支持、自我效能與其復原力之關係研究-以北台灣地區少年安置機構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 胡孟菁(2013)。優勢觀點為基礎之社會工作者與情感性精神疾病個案雙向復元歷程之探討—穿越生命隧道之旅。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 胡嘉琪(2014)。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的身心整合之旅。張老師文化。
  • 胡韶玲(2004)。四位低收入戶單親母親的復原歷程-論親子力量的影響。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胡薰方(2010)。青少年發展性資產與復原力對偏差行為之影響。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胡斐瑜(2006)。充權賦能社會技巧訓練方案對國小高年級「退縮-被拒絕」學童人際關係、社會自尊和自我效能之影響效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洪鈺惠(2014)。身障學生家庭照顧者的親職韌力、家庭支持 及親職壓力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徐郁樺(2008)。運用充權觀點探討國小女性主管之職場工作經驗。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社會科學組碩士論文。
  • 徐淑敏(2005)。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促進失業婦女就業之充權模式與充權障礙之探討。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 徐萩真(2012)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童知覺家庭氣氛、幸福感與利社會行為之關係研究。國立臺東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徐慧英(2009) 。尋安身立命之路---一個公部門社工的自覺與蛻變。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 徐森杰(2016)。從愛滋感染者到帕斯堤聯盟的培力歷程探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博士論文。
  • 高雄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2015)。愛在哪裡,復原力就在哪裡:高雄市石化氣爆災後服務故事集。臺北:遠景文學叢書。
  • 高麗娟(2014)。得勝者問題處理課程對國中生壓力因應與復原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唐納.艾特曼(2012) 找到好情緒,生活更有勁 : 50招正念快樂術,無敵復原力手到擒來。台北:城邦文化。
  • 翁寶美(2007)。父母癌逝青少年之悲傷歷程研究-以正向影響為焦點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秀雲 (2008)。大專生參與社群服務活動對復原力的影響。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素玉(2007)。罹癌兒童家庭傷慟與復原之探討-以周大觀家庭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碧珊(2001)。以充權觀點檢視更年期自助團體成員之經驗歷程。國立台灣大學衛生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慧麗(2011)。災後重建與社區復原力之探討-以參與屏東縣莫拉克風災社區重建計劃之民間團體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 郭展榮(2010)。走不出去的他者:精神病患社會化過程的問題探究。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莊清如(2014)。亞斯伯格症大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 莊瑞彰(2008)。建構充權取向團體實驗方案—以同儕關係欠佳青少年自我概念為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妙如(2005)。婚姻暴力受虐婦女復原力的展現。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秀玉(2005)。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生命調適歷程研究-社會工作優勢觀點。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 張 昀(2008)。戶外冒險教育對參與者復原力之影響研究。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張秋香(2009)。青少年家庭環境、社會支持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美雲(2010)。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社會支持、親職壓力與賦權增能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所博士論文。
  • 張美儀(2005)。修訂學童復原力量表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醫護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智嵐(2009)。看見不同性別憂鬱症者憂鬱及復原歷程:一種現象學式探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淑菁(2013)。優勢觀點團體工作運用於酒癮患者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張雅惠(2010) 。中部地區發展遲緩兒童家長增強權能感受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媛婷(2014)。 溪洲部落是我家─ 原住民兒少的都市部落生活與優勢。 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 張頌琦(2008)。以充權觀點檢視越籍新移民女性「志工」的社會參與經驗。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學位論文 。
  • 張慧如(2010)。一枝草,一點露:復原力對資源班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影響。玄奘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瑜洳(2007)。中輟高危險群青少年之處遇研究-優點個案管理之運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張薛賓(2005)。以失業者充權觀點探討公共服務擴大就業計畫與多元開發方案。大葉大學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 張簡秀雯(2011)。社會服務方案對女性單親家庭充權歷程之影響-以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協會之「看見希望宅急便服務方案」為例。屏東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 張傳琳(2013)。正向心理學。臺北:洪葉文化。
  • 郭珮婷(2007)。基督徒母親面對發展遲緩兒死亡之復原力歷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 郭貴蘭(2007)。苗栗縣客家籍受虐婦女復元之初探:優勢觀點團體工作之運用。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釧南雁(2010)。護理人員的復原力與因應策略對其工作倦怠的影響。佛光大學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曹桂榮(2004)。喪偶婦女悲傷反應與復原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梁信忠(2011)。性交易少女於中途學校輔導後復原力之研究-以某中途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 程雅妤(2008)。中部青少年自我傷害及復原因子之分析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 陳宜鋒(2009)。增強權能取向實務對受暴婦女之改變歷程影響。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宜娜 (2009) 。幼教師職場復原力與職業倦怠之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 陳幸琪 (2010) 。女性乳癌病人的心理復原力經驗。國立成功大學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韋伶(2014)。兩位已婚女性精神障礙者家庭生活調適歷程之敘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怡伶(2010)。精神復健機構的評鑑制度與專業實踐:建制民族誌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欣愉 (2009)。優勢觀點運用於遭受性侵害青少女復元歷程之探討。國際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俐靜(2011)。結束安置後性交易少女之社會韌性。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陳佳君(2003)。躁鬱症患者配偶的照顧經驗及因應歷程-以優勢觀點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 陳建瑋 (2008)。花蓮地區青少年社會福利機構工作人員充權認知之初步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陳映潔(2010)。目睹兒童之社會工作處遇模式。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昱志(2011) 。走在生命的黃磚路:貧窮女單親復原力因素與家庭適應關係之探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姿璇(2007)。運用冒險式學習建構青少年復原力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姿樺(2009)。家暴庇護中心社工員工作韌性研究—以五個故事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陳若喬(2001)。單親小孩上大學-優勢觀點探討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事件的生活歷程。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桂絨(2001)。復原力的發現-以安置於機構之兒少保個案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純瑾(2009)。目睹婚暴成年女性婚姻中的韌性展現。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 陳盈智(2008)。賦權(Empowerment)思想之儒家省察-以社會工作實務為中心。南華大學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陳康宜、盧鐵榮(2010)。青年、隱蔽與網路世界:去權與衝權:香港城市大學出版。
    • 陳良輔(2010)當遊民遇上社會企業─大誌雜誌對遊民的服務歷程及其影響之探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美怡(2010)。國小學童家庭氣氛、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對復原力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美怡(2010)。國小學童家庭氣氛、學校生活適應與幸福感對復原力影響之研究。大葉大學教育專業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淑妃(2006)。災變社會工作重建模式之研究-大安溪部落工作站的案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陳湘緣(2011)。受暴婦女正向母職經驗及相關因素。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華如 (2009)。台南市長期照護家庭與一般家庭國中生生活壓力、韌力與生活適應之探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雅玲(2011)災變居民自助力量之省思。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
  • 陳瑞芳(2007)。社區健康營造之研究-以亞東醫院與樹林市健康營造協會為例。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筱方(2010)。新移民女性子女復原力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夢妮(2009)。國小教師工作壓力、權能感受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
  • 陳維智(2009)。一個非營利組織在原鄉部落社區產業的介入—理想、衝突與再思。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
  • 陳燕卿(2007)。性騷擾申訴者回應模式之經驗探究-以職場女性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韻如(2004)。復原力對聽障幼童家長心理調適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薇淨(2014)。癌症病人及其配偶之壓力感受、親子溝通與家庭復原力之研究。國防醫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陳麗華(2004)。未婚單親媽媽在單親歷程中的逆境突破。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陳馨怡(2008)。國中生感恩、復原力及創造傾向之相關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 陳姵錡(2013)婚姻暴力社工員自我照顧歷程。輔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梁莉芳(2001)。召回我們的力量─一個原住民部落舞團女性的生命經驗。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 粘容慈(2004)。重新發現力量?高齡志工參與志願服務的充權經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莊登閔(2011)。愛滋感染者權能增強影響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傅紹文(2010)。莫拉克颱風後災區青少年逆境感受、復原力、社會支持與焦慮、憂鬱情緒關係之探討。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曾仁美(2005)。親子遊戲治療對憂鬱症兒童父母親職復原力之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博士論文。
  • 曾仁杰(2014)。邁向復元之路—優勢觀點社會工作處遇關係之內涵與歷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曾文彥(2009)。知覺教師創造思考教學、復原力與軍校生學習適應之相關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曾建儒(2010)。主管教導行為與部屬主動生涯行為關係之研究-心理賦權與生涯復原力之中介效果。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人力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 曾筱恬(2010)自尊、人際關係、復原力與大學生的憂鬱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曾月娥(2007)。優勢觀點團體工作運用於暴力循環中婦女復元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曾瓊禛(2005)。學習障礙青少年生活壓力、自尊與憂鬱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陸若君(2004)。復原力對失業家庭青少年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馮譯葶(2010)。走出生命負荷、發掘成長能量—家庭照顧者參與自助團體經驗之初探。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葉怡伶(2014)。從復原力觀點建構青少年藥物濫用與偏差行為影響因素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葉坤祥(2013)兒少安置機構生活輔導員的經驗敘說。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葉麗華(2014)。復元力激發成長團體運用於受暴婦女之研究-以高雄市晚晴婦女協會為例。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 黃子琳(2010)。不同愛情依附風格者分手後因應方式之差異:以復原力為調節變。玄奘大學應用心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小芬(2006)。成年燒燙傷患者之家庭復原歷程研究。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諮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子慧 (2008)。未成年青少女生育後對結婚、出養、就學之決策歷程─以充權觀點探討。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巧婷(2003)。從事性交易(之虞)少女離開機構後之生活經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黃秀媛(2005)。單親青少年生活適應之復原力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欣儀(2010)。學習障礙學生因應霸凌行為之心理歷程及其復原力之個案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身心障礙教育教學碩士論文。
  • 黃春惠(2014)。國中生同理心發展、復原力與同儕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以新北市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 黃思恬(2014)。高關懷少年體驗學習團體對復原力培育之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
  • 黃柔穎(2014)。同性戀生活適應與復原力調查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班。
  • 黃盈豪 (2014)。社會工作與泰雅部落的對話:社會工作在泰雅族部落的跨文化經驗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
  • 黃郁珺(2006)。十八世紀英國紳士的大旅遊。輔仁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素貞(2010)。受暴婦女使用公立就業服務資源之經驗探討—以充權觀點為例。長榮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婷婷(2005)。「永不止息的自我征戰」聽障者/聾人求學經驗之敘說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 黃淑賢(2003)。復原力對自閉症兒童家長心理調適影響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黃梅蘭(2014)。在失落與自卑中的韌性:一位資深家庭社工的生命敘說。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碩士論文。
  • 黃雅君(2008)。社會福利服務方案對高風險少年充權歷程之研究-以台北市西區少年服務中心戲劇表達活動方案為例。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學位論文。
  • 黃鈺婷(2007)。復原力的力量:個人與來自家庭、學校脈絡中的保護機制對青少年憂鬱症狀改變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 黃寶萱(2006)。復原力對離異家庭高職學生生活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黃瑜婷(2013)就業培力團體對女性單親家長再就業之影響-以新北市某單親家庭服務中心為例。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琳達.卡森、麥可.史貝卡(2014)。正念減壓,與癌共處。心靈工坊。
  • 游琬瑩(2013)社區自主性之初探─以宜蘭縣為例。慈濟大學心社會工作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 楊淑媚(2007)。商業網際空間中女性經驗與網際權力之研究:以女性商業網站hercafe.yam.com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 楊雅琪(2009)。新住民女性生育健康充權的行動研究。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 楊雅華(2003)。請戴上綠色眼鏡進入我的翡翠城堡:運用優勢觀點探討離婚單親家庭兒童的生活世界。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楊廣文(2010)。偏遠地區發展遲緩兒童家庭資源使用經驗之研究--優勢觀點。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早期療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楊蕙菱(2008)。老年癌症患者憂鬱症狀、自尊、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台北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詹巧盈(2014)。東南亞新住民女性之經濟與就業排除:一個優勢觀點分析。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董秀卿 (2009) 。一位遲緩兒父親復原力之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兒童發展碩士學位學程論文。
  • 劉政漢(2014)。以優勢觀點探討頸髓損傷者之復元歷程。亞洲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劉  萱(2009)。長照機構老年住民的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劉月敏(2009)。血液透析老年患者復原力、社會支持與憂鬱感受的相關性研究 。國立台北護理學院長期照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 劉依玫(2007) 。以優勢觀點為基礎之親子冒險團體歷程分析研究 。國立台灣體育大學休閒產業經營學系碩士論文。
  • 劉玲君(2014)。以詮釋觀點探討精神障礙者的復元歷程。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劉淑蕙(2006)。國中學生復原力與生活適應關係之研究:以桃園縣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中華發展基金管理會主辦; 臺北大學社會工作系協辦(2007)。社會工作的專業發展與自我充權研討會 :故事性的思考。台北。
    • 廖治雲(2011) 。經濟弱勢家庭的親職壓力:社會支持與親職韌性的影響。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 廖貽得(2013)。從失語到歌唱:部落互助托育行動聯盟的實踐歷程。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趙乃儀(2011)。體育背景人士生涯轉換歷程與其復原力內涵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運動與休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趙雨龍, 黃昌榮, 趙維生編著(2003)。充權 : 新社會工作視界 。台北:五南。
  • 趙莉玫(2007)。女性躁鬱症患者之復原力研究-以中部某醫學中心為例。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 趙維生, 黃昌榮合編 (1999) 。青年工作與充權 : 理論與實踐 。香港:香港政策透視。
  • 蔡佑襁(2009)。高風險家庭家庭功能促進-以優勢觀點為取向。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依芬(2007)。社區精神復健之現象探究─以「因應SARS為社區精神病患辦理社區復健方案」為場域。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蔡佩君(2008)。新移民女性健康照顧政策之性別檢視。長榮大學醫務管理學研究所學位論文 。
  • 蔡峰如(2007)。老人充權團體之方案行動與分析。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 蔡玫芳(2006)。職業災害成年肢體障礙者就業復原力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蔡宜玲(2002)。自殺意念青少年復原行為之探討:復原力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 蔡杰伶 (2009) 。優勢觀點為基礎之探索教育團體對感化教育少年增強權能的成效。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 蔡素妙(2002)。九二一受創家庭復原力之變化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系博士論文 。
  • 蔡群瑞(2002)。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 黎欣怡(2004)。幽幽暗暗見曙光:性騷擾受害者申訴歷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所碩士論文。
  • 黎晨濬(2009)。大學生的復原力與親密關係之研究-以台灣南部地區大學生為例。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黎嘉欣(2011)。實現社區精神復健之新藍圖--一個台灣經驗的反思。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 盧綵蓉(2011)。正向心理團體對挫折大學生正向情緒及挫折復原力輔導效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鄭雅君(2014)。原住民青少年罹癌及復原歷程之生活經驗。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研究所。
    • 鄭淑香(2010)。癌症患者之心裡彈性力與挫折復原力相關性探討。亞洲大學 長期照護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 鄭峰銘(2006)。更生人家庭復原力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鄭秀足(2004)。國中生生活壓力、自尊與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 蕭真真(2009)。疾病管理與復元方案對精神障礙者復元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專班論文。
    • 蕭舜鴻(2011)。青少年體驗式團體方案執行困境與解決策略研究-以彰化縣為例。靜宜大學社會工作與兒童少年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 蕭鈺湘(2011) 。同行:一個精神社區個案管理員與三個家庭工作之行動研究。慈技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 駱妍秀 (2009) 。護理之家照顧服務員老年優勢照顧方案培訓之行動研究。國立中正大學高齡者教育學所。
    • 戴禎儀(2010) 。大學生就讀科系挫折、復原力與生涯希望感之關係-以台灣北部大學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
  • 賴爾柔計畫主持; 張靜惠, 賴雲雀, 卓詩緣研究(2002) 。鄉村婦女充權模式之行動研究。台北市:行政院農委會。
  • 謝明志 (2009) 。失衡與使能:以增權理論探討國軍心輔官處遇適應不良人員。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碩士班論文。
  • 謝樂可(2014)。復原力對安置兒少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安置機構服務供給者觀點。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簡吟芳 (2009)。復原力對老年喪偶婦女悲傷調適影響之研究。國立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 顏玉如(2004)。社會工作人員對優點個案管理模式之態度與執行現況深討-以婚姻暴力處遇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 顏秀茹(2005)。外籍配偶子女正向調適歷程之探究:個案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 顏郁心(2002)。中輟復學生復原力建構歷程之分析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所碩士論文 。
  • 顏瑞隆(2016)。輕度成人自閉症者成長歷程中的家庭韌力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 羅文苑(2004)。一位綜合高中學生反敗為勝的求學歷程之研究:探討期間的復原力。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羅秀華(2004)。文山社區由充權到治理的發展歷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 嚴健彰(2003)。出獄人復歸社會更生歷程之研究─從復原力的觀點探討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 蘇郁珺 (2008)。受暴婦女參與團體學習增能賦權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
  • 蘇嘉芸(2007)。跳躍生命的空缺:從孫子女觀點探討隔代教養家庭優勢。國立花蓮教育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 蘇舜君 (2014)。精神疾病患者復元經驗與歷程的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 蘇滿麗(2014)。性別意識培力與實例識讀。元照出版。
  • 蘇健華(2014)資訊社會中高齡人口科技賦權的可能性。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暨研究所博士論文。
  • 洪蕙芳譯(2004)。挫折復原力。Robert Brooks & Sam Goldstein 著。台北:天下雜誌 。
  • 龍采綾(2015)。以優勢觀點探討都市原住民族經濟與就業排除歷程。亞洲大學社會工作系碩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