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月伶、王文玲(2004)。家庭復原力模式之臨床應用—協助一位呼吸器依賴病患家庭調適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15(1),90-98。
  • 王育瑜(2004)。障礙團體設立之按摩中心的充權效用評估:以臺北市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9,87-135。
  • 王惠宜(2004)。如何在公部門的社福中心進行增強權能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4,4-7。
  • 王美文(2001)。「增權」觀點之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30,25-45。
    • 王美懿、林東龍、陸悌(2014)。精神醫療團隊於莫拉克颱風災後心理重建之在地實踐經驗:兼論精神社工專業角色的省思。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9), 97-148。
    • 王翊涵(2011)「我很辛苦,可是我不可憐!」東南亞新移民女性在台生活的優勢觀點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3,頁93 -135。
  • 王琡棻(2008)。從優勢本位觀點談資優生之復原力與介入。資優教育,109,30-38。
  • 王琡棻、盧台華(2014)。國小資優生與一般生復原力保護因子之比較研究。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育,40,1-26。
  • 王愛麗(2007)。青少年自傷行為--復原力觀點。諮商與輔導,256,10-13。
  • 王增勇、陳淑芳(2006)。充權的理念與應用-以醫院就業輔導員為例。護理雜誌,53(2),18-22。
  • 王增勇(2001)。建構以部落為主體的原住民家庭暴力防制體系--加拿大經驗。社會工作學刊,8,49-71。
  • 王增勇(2004)。誰的增權?誰的研究?誰的實踐?誰的救贖?應用心理研究,24,7-9。
  • 王卓聖 (無日期) 。學習優勢個案管理模式之思考。發表於「復元與優勢觀點國際研討會」,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
  • 王靜琳、徐亞瑛(2013)。運用家庭復原力模式於一位照顧非預期重覆住院失能老人家庭之護理經驗。慈惠學報,9,13-26。
  • 文軍,何威(2016)。災區重建過程中的社會記憶修復與重構--以雲南魯甸地震災區社會工作增能服務為例。社會學研究,2016(2),170-193+244-245。
  • 史麗文(2006)。「也是案主─家暴經驗的另一種反思」─家暴加害人主動求助處遇模式之探討。薛承泰(主持人),回首與前瞻─2006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本土化社工處遇模式研討會,高雄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廳。196-209。
  • 白倩如(2012)。機構安置少女復原力培育之行動研究,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5,103-155。
  • 江振亨(2009)。從復原力探討矯治社會工作在犯罪矯治之運用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25,424-439。
  • 朱美珍(2016)。優勢觀點社區培力的助益與挑戰。社區發展季刊,154期,頁195-204。
  • 何秀玉、李雅玲、胡文郁(2012)。老人復原力之概念分析,護理雜誌59:2,88-92。
  • 江志正(2008)。學校領導者復原力的思考與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4:3,173-196。
  • 朱森楠(2001)。一位國中中輟復學生的復原力及相關因素之探討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1,171-202。
  • 朱森楠(無日期)。青少年復原力的概念。
  • 宋麗玉(2008)。增強權能策略與方法:台灣本土經驗之探索。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科,12(2),123-194。
  • 宋麗玉、施教裕(2012)。受暴婦女之復元與負向感受:輪廓與相關因素之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5:2,191-229。
  • 宋麗玉、施教裕、顏玉如、張錦麗(2006)。優點個案管理模式之介紹與運用於受暴婦女之評估結果。社區發展季刊,113,146-160。
    • 宋麗玉;施教裕 (2010)復元與優勢觀點之理論內涵與實踐成效:臺灣經驗之呈現。社會科學論叢。4(2),頁2-34。
  • 宋麗玉(2005)。精神障礙者之復健與復元—一個積極正向的觀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8(4),1-29。
  • 宋麗玉(2006)。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0(2),49-86。
  • 向肇英、李介至、鄭素月(2014)。更年期婦女症狀困擾、復原力、家庭支持及身心健康之相關性探討,新臺北護理期刊
  • 余幸宜、許秀月、駱俊宏(2007)。從賦權觀點探析移植病友團體之現況發展與困境。高雄護理雜誌,24(1),82-90。
  • 余漢儀(2001)。精障病友家屬團體與專業之權力互動--兼論社工之介入策略。臺大社會工作學刊,5,1-51。
  • 呂敏昌 (無日期)。推動優勢個案管理模式組織支持與議題。發表於「復元與優勢觀點國際研討會」,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台北。
  • 吳欣蕙、蕭文(2005)。提升國小輔導工作效能、建構具有復原力的校園情境。學生輔導,96,26-35。
  • 吳明儒(2013)。弱勢社區培力與輔導機制之探索性研究-三種CSW模式之分析。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3),1-57。
  • 吳秉叡、余民寧、辛怡葳(2014)。正向事件解釋風格, 提升式希望感與復原力之模式驗證:學習障礙學生為例。特殊教育學報,(40),1-33。
  • 吳敏欣(2009)。從某新移民協會的自助歷程談起。社區發展季刊,125,356-367。
  • 吳慧菁、唐宜楨(2008)。人為性創傷壓力的因應歷程探討。臺灣醫學人文學刊,9:1/2,65-87。
  • 吳麗琴(2003)。性侵害受害者之復原力探討與建構。輔導季刊,39(1),57-63。
  • 吳佳儀、李明濱、陳錫中(2016)。情緒障礙症個案復元歷程中之社區再融入。臺灣醫學,20卷6期,頁642-651。
  • 吳文炎、蔡盈修(2016)。敘說生命經驗:一位社會工作者的脫貧故事。靜宜人文社會學報,10:1,頁245-269。
  • 李玉嬋(2014)。因應病苦汲取正向能量新視框~以焦點解決短期諮商激勵病人堅毅韌性因應病苦之看見。諮商與輔導,346,57-61。
  • 李易駿、劉承憲(2013)。透過社區方案進行社區培力的行動研究。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3),59-97。
  • 李易駿(2016)。社區培力中心的發展與未來展望。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6卷2期,頁133-151。
  • 李俊原(2000)。復原力對諮商的啟示。輔導季刊,36(3),32-36。
  • 李雪瑩(2012)。成人經歷喪親之悲傷、失落與復原,諮商與輔導318,17-20。
  • 李新民、陳密桃(2008)。職場希望信念與職場復原力、組織美德行為之潛在關聯:以幼兒教師為例,當代教育研究。16:4,155-198。
  • 李新民(2016)。社工人員情緒感染與心理復原力、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初探。樹德科技大學學報,18卷1期,頁71-97。
  • 李雅敏(2005)。成功的轉銜—提升離校後轉銜之復原力。屏師特殊教育,11,31-40。
  • 李雅敏(2005)。身心障礙者家庭之復原力。臺東特教,21,8-15。
  • 李開敏、陳淑芬(2006)。受暴婦女的充權:復原力在社會工作督導之運用。楊素端(主持人),回首與前瞻─2006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本土化社工處遇模式研討會,高雄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廳。153-167。
  • 李開敏、陳淑芬(2006)。受暴婦女的充權:社工復原力訓練及督導之整合模式。應用心理研究,32,183-206。
  • 李麗日(2009)。新移民個人充權策略--由優勢復原觀點出發。社區發展季刊,126,240-253。
  • 李怡娟、陳俞琪、王慧群(2006)。賦權/充能式的社區發展過程-以台北市某社區為例。護理雜誌,53(2),23-29。
  • 李錦彪、蔡欣玲(2017)。臺灣精神衛生護理的展望--復元觀點之再思。護理雜誌,64卷3期,頁5-11。
  • 沈慶鴻(2014)。社會工作者之增強權能經驗:以婚暴防治場域為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9期,1-51。
  • 沈慶盈、孫頌賢、鄭麗珍(2008)。《家庭壓力與韌性》[對話與回應]。應用心理研究,39,1-12。
  • 沈瓊桃(2010)。 暴力的童年、堅韌的青年:目睹婚暴暨受虐青年復原力之探討。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7,115-160。
  • 邱湙絜、黃宗堅(2009)。家庭復原力概念應用於憂鬱症患者之處遇。諮商與輔導, 285,24-28。
  • 何翠怡(2007)。宗教與充權?--以香港南亞裔社群的工作為例。輔仁宗教研究,14,97-125。
  • 何金針(2010)。父母離異兒童復原力之探究。諮商與輔導, 294,40-45。
  • 林東龍(2014)。從男子氣概分析男性口腔癌存活者的韌性形成過程。臺大社會工作學刊究,30,139-185。
  • 林清文(2003)。復原力。教育研究,112,149-150。
  • 林涵雲(2011)。啟動復原力–以復原力觀點運用於敘述諮商。諮商與輔導,304,44-47。
  • 林志哲(2007)。發現復原力--一個來自心理脈絡的觀點。輔導季刊,43(1),1-8。
  • 林育陞(2014)。社會工作優勢觀點探討正向認知基模重建。諮商與輔導,345,2-6。
  • 林育陞(2014)。復原力觀點探討社會工作 [正念] 理論與實務。諮商與輔導,(343),18-26。
  • 林育陞、施惠文(2015)。一個憂鬱症患者復原之路-心理變化的自我敘述~ 從生命的懸崖找回重生的力量~。諮商與輔導,2015,359:2-8。
  • 林育陞(2016)。罹患PTSD與個人復元力強弱之探討。諮商與輔導,363期,頁10-15。
  • 林佩瑾(2014)。短式增強權能量表之發展與驗證。聯合勸募論壇,3(1),51-69。
  • 林昭文(2012)。充權創契機 優勢擘希望--促進高關懷少年自立生活實驗方案。社區發展季刊,137,128-141。
  •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輔導季刊,41,37-45。
  • 洪福源(2005)。強化個人生活的力量與自信—復原力的觀點。諮商與輔導,235,34-40。
  • 胡中宜(2014)。離院青年自立生活之優勢經驗:社會工作者的觀點。臺大社會工作學刊,30,45-90。
  • 胡斐瑜(2007)。高危機青少年的自我效能與復原力。諮商與輔導,256,24-29。
  • 胡斐瑜(2005)。充權賦能的評價--新墨西哥州青少年物質濫用預防計畫的實例研究。諮商與輔導,232,38-40。
  • 胡悅倫(2001)。尋訪源頭活水:以優勢觀點談單親家庭的親師溝通。學生輔導,72,22-35。
  • 胡斐瑜(2006)。高危機青少年的充權賦能。諮商與輔導,248,30-37。
  • 范雅琪、陳美碧、林寬佳、白雅美、魏秀靜(2014)。思覺失調症病患之主要照顧者復原力與健康狀態之探討。護理雜誌,61(6),29-38。
  • 施教裕、宋麗玉(2008)。高風險家庭兒少及家暴婦女的復元:優勢觀點社會工作處遇的理念模式、實務成果及推展議題。兒童及少年福利期刊,14,11-37。
  • 徐畢卿(2014)。精神衛生護理研究的新視角-再訪兒童復原力。護理雜誌,61(1), 11-17。
  • 徐畢卿(2014)。乳癌婦女存活者身體意象之探討---從復原軌跡、復原力與疾病覺知到發展介入措施的質量混合研究。國科會研究報告
  • 許秀月(2005)。護理之家住民之自我決定與家庭賦權。護理雜誌,52(6),17-22。
  • 許斐筑、陳靜嫻、王譯凰(2016)。運用賦權於一位慢性思覺失調症病人照護。秀傳醫學雜誌,15卷3/4,頁99-110。
  • 高紅梅(2017)。家暴受虐兒的復原力之探討。諮商與輔導,376期,頁20-23+10。
  • 常欣怡、宋麗玉(2007)。青少年復原力概念與相關研究之探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7,171-192。
  • 張世雄(2007)。社區變遷與社區充權的路徑(評:Public policy in the community by Taylor, Marilyn)。台灣社會福利學刊,5(2),183-189。
  • 張秀玉(2006)。聽覺障礙者家長超越逆境之優勢類型探討。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5,113-154。
  • 張秀玉(2002)。身心障礙者就業服務處遇策略之探討—社會工作增強權能取向。社區發展季刊,98,217-228。
  • 張秀玉(2003)。從社會工作力量觀點探討身心障礙兒童對家庭之影響。社區發展季刊,102,293-301。
  • 張秀玉(2005)。從增強權能觀點探討身心障礙嬰幼兒其家庭之處遇方法。社區發展季刊,109,486-499。
  • 張秀玉(無日期)。社會工作增強權能觀點介紹。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 張秀玉(2011)。以家庭優勢為焦點的個別化家庭服務計畫–任務性團體過程與成果。特殊教育研究學刊,36(1),1-26。
  • 張珏、謝佳容(2014)。心理健康主流化-促進與復元。護理雜誌,61(1),18-25。
  • 張美雲、林宏熾(2007)。發展遲緩兒童家庭社會支持與賦權增能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刊,26,55-84。
  • 張家瑜(2012)。單車環島成年禮與復原力連結性之初探,休閒與社會研究5,85-91。
  • 張淑敏、宋惠娟(2003)。促進高危險性兒童的復原力。護理雜誌,50(5),61-64。
  • 張淑慧(2007)。中輟輔導的思考-談中輟少年的復原力。中等教育,58(5),56-73。
  • 張智、郭磊魁(2005)。大學生應對方式與自我復原的關聯。中國臨床心理學雜誌,13(4),432-433。
  • 張景旭(2005)。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促進失業婦女就業之充權模式與充權障礙之探討。關係管理研究,2,1-20。
  • 張樑治、唐淑華(2004)。青少女性行為的發生:Adler理論與復原力理論之綜合闡釋及應用。台灣性學學刊,10(1),83-93。
  • 張錦麗(2006)。復元與復原。應用心理研究,33,25-30。
  • 張麗玉、黃椿玲(2008)。發現復原力--愛滋患者的社會工作處遇實務探討。臺灣健康照顧研究學刊,4,53+55-69。
  • 張麗珠(2009)。災害復原力:建構一個防災社區。復興崗學報。96,頁29-51。
  • 張昀、謝智謀(2009)。「探險,最能建立性格的力量」—戶外冒險教育與復原力。體驗教育學報, 3),1-12。
  • 張琬翔(2012)。誰的媒體?探討草根媒體之解放與賦權,教育研究學報,46:2 ,頁85-106。
    • 梅心潔、蔡昆瀛、陳若琳(2008)。聽損幼兒母親的親職韌性、配偶共親職與親職壓力之關係。應用心理研究,38,107-150。
  • 莊瑞君、陳慶福(2007)。走過死亡幽谷邊界之復原力展現--一個生命的奇蹟,輔導季刊,43(1),9-19。
  • 莊曉霞(2009)。原住民社會工作之反思。臺灣社會工作學刊,6,148-168。
  • 莫藜藜(1997)。受虐兒復原能力的探討:兩個保護個案的比較分析,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2),67-82。
  • 郭珮婷(2005)。復原力理論的介紹與應用。諮商與輔導,231,45-50。
  • 郭靜晃、吳幸玲(2001)。弱勢家庭的另類處遇理念—增強權能的積極性家庭維繫服務。社區發展季刊,96,202-211。
  • 郭孟瑜、林宏熾(2009)。中途失明成人復原力展現歷程暨運作模式之建構。特殊教育研究學刊, 34(3),47-80。
  • 郭芳君、譚子文、董旭英(2011)。內在性自我控制、復原力對不同類型青少年偏差行為之交互作用效應。教育與社會研究(23),1-37。
  • 常雅珍、江惠文、周彩玉、王靖玟(2009)。邁向不一樣的人生--一個自閉症家長的心理調適歷程。明志學報,41:1,87-107。
  • 陳至柔、吳如娟、吳有諒(2014)。授權賦能與組織信任對服務導向組織公民行為影響之研究-以公立社福機構為例。服務業管理評論,12,40-66。
  • 陳怡芳、林怡君、胡中宜(2014)。復原力增進方案在少女安置機構之應用與反思。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1,93-121。
  • 陳張培倫 (2013)。族群發展導向積極賦權行動與原住民族。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47,1-64。
  • 陳佩鈺、林杏足(2004)。高危險群青少年復原力之探討。輔導季刊,40(3),32-41。
  • 陳采緹(2009)。以家庭中心取向早期介入服務模式建構親職教育。特教論壇,7,18-33。
  • 陳姿廷(2013)。運用優勢觀點於家屬團體之經驗分享-以北部某醫院精神科日間病房為例。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9(4),27-44。
  • 陳若喬、鄭麗珍(2003)。青少年時期經歷父母離異之大學生生活歷程的優勢經驗。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7(1),35-97。
  • 陳柏霖(2008)。挫折容忍與復原力在生命教育的落實。研習資訊,25:5,75-80。
  • 陳苑茹、馬于雯(2008)。社會支持與國軍士兵自傷行為傾向之關係分析--復原力之調節效果。復興崗學報,92,1-25。
  • 陳菀琪、王文玲(2004)。運用家庭復原力模式照顧頭部外傷患者家庭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51(4),107-112。
  • 陳惠芳、洪嘉徽(2006)。員工知覺薪酬公平與賦權對組織承諾影響之研究。東吳經濟商學學報,52,235-261。
  • 陳雅鈴(2007)。貧窮學童復原力發展之研究:以總統教育獎得主為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26,1-36。
  • 陳錦煌、翁文蒂(2003)。以社區總體營造推動終身學習、建構公民社會。國家政策季刊, 2(3),63-90。
  • 陳慧娟(2006)。「困難與希望同時共存,機會與挑戰一起出現」一個跨文化婦女家暴案的案主與個管社工員之重生歷程。許釗涓(主持人),回首與前瞻─2006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本土化社工處遇模式研討會,高雄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廳。1-18。
  • 陳美芳、王瑞霞(2012)。賦權於糖尿病個案自我照顧行為的應用--魔力策略,護理雜誌,59:5,68-73。
  • 陳書梅、黃士軒(2016)。以電影《當幸福來敲門》找回街友的「挫折復原力」--兼論公共圖書館之街友讀者服務創新。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卷3期,頁29-44。
  • 許素玉、紀潔芳(2009)。罹癌兒童家庭成員傷慟與復原之探討–以周大觀家庭為例。生命教育與健康促進學術論文研討會論文集(2009/04)
  • 彭淑華(2006)。保護為名,權控為實?--少年安置機構工作人員的觀點分析。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5,1-36。
  • 曾華源、黃俐婷(2006)。心理暨社會派、生態系統觀及增強權能觀對「人在情境中」詮釋之比較。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4,63-89。
  • 曾文志(2005)。如何和孩子談復原力。師友,448,60-65。
  • 曾文志(2005)。大一學生歷經創傷事件與復原力模式之文獻分析研究。慈濟通識教育學刊,2,117-162。
  • 曾文志(2005)。長處、韌性、有復原力的自我—從個人層面談建構復原力的策略。師友,461,39-46。
  • 曾文志(2005)。復原力的構念與研究之分析。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學報,4,45-68。
  • 曾文志(2006)。復原力保護因子效果概化之統合分析。諮商輔導學報,14,1-35。
  • 曾文志、孫毓英(2009)。自尊、樂觀與積極因應對歷經多種創傷事件大一學生心理適應的保護作用:以某科技大學一年級學生為例的個人焦點取向復原力研究。教育學刊,32,45-78。
  • 曾文志(2017)。復原力的概念分析與評估工具之建構。教育與心理研究,40卷1期,頁87-118。
  • 曾文彥、馬于雯(2010)。知覺教師創造思考教學行為與學習適應之關係:復原力的調節效果。創造學刊,1(2),73-95。
  • 曾瓊禛、徐享良(2006)。學習障礙青少年生活壓力、自尊與憂鬱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學報,23,105-146。
  • 曾進勤(2003)。從充權的觀點談高齡人力資源開發運用-以高雄市長青人力資源中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3,261-274。
  • 曾仁杰 (無日期) 。邁向復元之路─優勢觀點社會工作處遇關係之內涵與歷程研究。發表於「復元與優勢觀點國際研討會」,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 台北。
    • 曾仁杰(2013)。增強權能之助人關係的形成歷程與策略:以優勢觀點為基礎的處遇模式。嘉南學報(人文類),39,185-201。
    • 曾仁杰、王鈺菱(2010)。優勢助人觀點水平思考的實務運用-以高風險家庭酒癮父親的處遇爲例。嘉南學報。36,頁422 -434 。
  • 黃智玉、陳如容、鄭淦元、宋素卿(2014)。探討慢性精神病人之復原力及其相關因素。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10(2),154-163。
  • 黃琇青(無日期)。單親家庭教育介入策略。民國95年12月26日,取自 網路資源
  • 黃德祥(2008)。弱勢學生復原力的培養與輔導。教育研究月刊,172,53-65。
  • 賀豫斦、黃雅文(2008)。六年級學生壓力事件、因應方式與挫折復原力研究--以臺北縣某國小為例。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報,30,133-148。
  • 黃志坤(2012)。「不要叫我數位文盲!」--老人上網經驗之優勢觀點分析。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32,135-157。
    • 黃淑玲(2010)。職業性骨骼肌肉疾患患者之心理復原力初探。工業安全衛生,256,頁59-66。
  • 葉貞屏(2002)。性受虐兒童之復原力初探。初等教育學刊,12,289-299。
  • 詹雲雅、林宏恩(2012)。以賦權增能評鑑理論分析美國國家戶外領導學校評鑑回饋系統,體驗教育學報,6, 1-28。
  • 詹雨臻、葉玉珠、彭月茵、葉碧玲(2009)。「青少年復原力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56(4),491-518。
  • 楊秀宜、卓紋君(2012)。從後現代觀點看暴力犯罪青少年--正向力量與復原力的引發,警學叢刊43:1=203,67-86。
  • 萬育維(2002)。身心障礙福利政策的新思維-突破困境 發展資源 充權自立。社區發展季刊,97,29-38。
  • 趙妤穎(2006)。協助受暴婦女開展生命的新視野~談復元導向的優勢觀點與實踐。許釗涓(主持人),回首與前瞻─2006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本土化社工處遇模式研討會,高雄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廳。304-320。
  • 趙善如(2006)。從復原力觀點解析單親家庭的福利服務—以高雄市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14,147-158。
  • 趙善如、龔家琳、吳雅玲、鍾鳳嬌、陳婕誼(2016)。我是可以幸福的--東南亞婚姻移民女性復原力的展現。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8期,頁19-53。
  • 廖秀敏(2002)。性侵害個案復原力技巧之運用。諮商與輔導,203,22-24。
  • 鞏立人(2002)。充權與化為神:基督教對人類實現與超越的詮釋。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2,101-115。
  • 劉素芬(2011)。社會功能與社區慢性精神病人復元之相關性研究-以社區復健中心與康復之家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23,137-180。
  • 劉素芬(2016)。從培力觀點看社區照顧老人關懷據點之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53期,頁305-317。
  • 劉珠利(2005)。對天然災害受災女性之社會工作—一個增強權能的角度。社區發展季刊,109,444-458。
  • 劉淑燕、林玉茹(2005)。偏差行為少年與一般少年之休閒心理特質與復原力之相關研究。中正教育研究,4(2),37-56。
    • 劉月敏、謝湘俐、駱敏淑、馬麗卿、張宏哲(2010)血液透析患者的復原力與社會支持。臺灣腎臟護理學會雜誌 ,9(1),頁33-43。
  • 劉若蘭、黃玉(2006)。從文化適切教學模式增進原住民中輟生之復原力。中等教育,57(1),110-121。
  • 劉鶴群、詹巧盈、房智慧(2015)。困境中生出的力量:以優勢觀點分析東南亞新住民女性對經濟與就業排除之回應。社會發展研究學刊,16,1-21。
  • 劉麗惠、張淑美(2016)。喪親兒童復原力之初探。幼兒教育研究,7期,頁1-19。
  • 劉弘煌(2016)。多元化與因材施教的社區培力。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6卷2期,頁95-132。
  • 蔡佳妤、陳淑娟、張馨元、洪敏瑛(2014)。照護一位肺癌腦轉移個案藉由家庭復原力模式協助其家庭因應之護理經驗。護理雜誌,61(6),104-109。
  • 蔡素妙(2003)。復原力在受創家庭諮商復健工作中的應用。輔導季刊,39(2),42-49。
  • 蔡群瑞、蕭文(2004)。復原力對離婚後個人適應之影響研究。諮商輔導學報,11,59-79。
  • 蔡弘睿、張菁芬(2016)。探究社區根本的價值與能量--從英國的社區培力與發展經驗探討臺灣的社區培力機制。臺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6卷2期,頁27-53。
  • 鄭夙芬、鄭期緯、林雅琪(2005)。以充權為觀點的早期療育家庭之家庭功能探討。台灣社會工作學刊,3,53-97。
  • 鄭如安、廖本富、王純琪(2009)。論復原力的展現:一位青少女的安置復原故事。美和技術學院學報,28:2,91-113。
  • 鄭政宗、羅智名、李金佩(2013)。社區居民對社區培力、社區意識與休閒活動參與之研究。農業推廣文彙,58,201-213。
  • 賴兩陽(2013)。初生之犢不怕虎?一個花蓮新成立社區的培力與輔導歷程。台灣社區工作與社區研究學刊,3(3),159-196。
  • 賴彥志(2014)。優勢觀點於非行少年處遇之探討。諮商與輔導,339,24-27。
  • 賴俐均、宋麗玉(2016)。社工員運用優勢觀點的復元經驗及促進復元之因素。社區發展季刊,156期,頁302-315。
  • 蕭尤雯(2005)。從挫折中成長—淺談復原力。憲兵半年刊,61,126-132。
  • 蕭文(1999)。災變事件前的前置因素對心理復健的影響—復原力的探討與建構。測驗與輔導,156,3249-3253。
    • 蕭真真、林維芬、楊馥璟(2010)。「疾病管理與復元方案」對精神障礙者復元成效之研究。中華團體心理治療。16(2),頁11-53。
  • 謝佳容、蕭淑貞(2006)。台灣社區精神復健機構的服務現況與展望。精神衛生護理雜誌,1(2),41-50。
  • 謝佳容、張玨(2003)。青少年預防憂鬱和心理健康促進。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3,129-136。
  • 謝美娥(2008)。離婚女性單親家長復原力的初探。東吳社會工作學報,18,1-33。
  • 謝智謀(2010)。以戶外冒險教育為本的登山課程對復原力之影響。體育學報,43(3),127-146。
  • 謝文中、鄭夙芬、陳毓文(2017)。災難復原力保護因子量表之建構與發展研究。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21卷1期,頁49-95。
  • 謝廷豪、廖元良、林益永、廖宜玫(2016)。工作壓力源、自我復原力與敬業貢獻對幸福感之影響:以教師為樣本。人力資源管理學報。16卷2期,頁55-80。
  • 謝世軒(2016)。文化行動與賦權的交會:南洋姊妹劇團。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4期,頁243-255。
  • 嚴健彰(2004)。從復原力的觀點談出獄人的輔導工作。法務通訊,2182,2-6。
  • 嚴隆慶(2017)。優勢觀點運用於老年人心理輔導。諮商與輔導,379期,頁22-25+63。
  • 羅秀華(2000)。以社區充權的觀點解析齊布茲組織--並探討其對臺灣在地的參考意涵。社區發展季刊,91,326-346。
  • 羅秀華(2001)。社區充權的行動研究-以木新永安組織經驗為例。台大社會工作學刊,5,153-195。
  • 蘇施尤(2006)。油麻菜籽的重生:一個台灣傳統婦女掙脫家暴束縛的心路歷程。施教裕(主持人),回首與前瞻─2006家庭暴力及性侵害本土化社工處遇模式研討會,高雄市長青綜合服務中心會議廳。119-133。
  • 蘇麗瓊(2004)。以充權觀點探討高雄市低收入戶第二代希望工程脫貧方案效益。台灣社會工作學刊,2,91-122。
  • 鐘文君(2002)。以增強權能觀點談單親家庭社會支持網絡之建構。兒童福利期刊,3,169-177。
  • 鐘重發(2010)。新移民子女SWOT之「優勢最大化」教育輔導概念與做法。教師之友,51(1),94-102。